10大最傷害孩子心的說話
1.「你睇下人地…點解你唔似XXX咁?」
小朋友仍在初發展階段,最怕跟別人比較,比較會打擊小朋友的自尊心、自信心,於別人前更顯自卑。如果家長仲要咁講,這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。
2.「我食鹽多過你食米!」
家長若以權威式姿態訓斥小朋友,只會更顯距離感。他們會覺得家長不明白他,更不會將自己的心事、問題跟家長傾訴。
3.「乜你咁蠢咁無用,生叉燒好過你!」
家長不斷打擊他們自尊心,直指他們「蠢」、「無用」,潛移默化之下,自我價值會不斷降低。
4.「你真係累人累物!」
當小朋友怕自己是拖累人的那位,在群體當中會變成被動、羊群心理的跟從者,害怕嘗試、害怕發掘新事物。
5.「收聲!」
當小朋友的發言權從小慣性被剝奪,小朋友長大後會變得不擅發達、沉默寡言,對其社交及學習均有負面影響。
6.「我唔會再理你啦!你自生自滅啦!」
小朋友聽到會感到被放棄、被遺棄,在人群中更顯孤獨感,無所依賴,亦不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。
7.「如果唔係生咗你,我唔洗咁!」
家長不應將生養小朋友的責任歸咎於他們,這樣他們會懷疑自己的存在價值,不知怎樣過自己的人生。
8.「如果唔係我為你做咁多嘢,你會咁?」
若果將所有成就歸功於自己,小朋友便覺得自己的努力是微小的、是可有可無的,更會不思進取。
9.「乜你咁煩!」
小朋友聽到會更加不想跟家長溝通,他們會寧願自己躲進自己的房間或跟朋友傾訴,長遠下去,與家長隔膜會愈來愈深。
10.「你無得救㗎啦!」
小朋友聽到會感到失落,甚至想自我放棄。日後無論做任何事都會容易想放棄、提不起勁,難以持之以恆。
孩子於成長過於中,總會遇上好多困難、挫折,「責罵」必定不是教育下一代最好的方法。家長應該給他們多些包容、多些支持、多些鼓勵。簡單一句的「加油」所帶來的推動力,比責罵更有威力!若想責罵小朋友的時候,不妨試試先稱讚他們做得好的地方,再提出他們的不足,加以鼓勵,效果可能更好,試試看吧!
<<參考資料:mamidaily>>